对市七届人大四次会议 关于发展银发经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的建议(第140号)的答复
文章来源:社会科 | 添加时间:2024-06-25 |
徐真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发展银发经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高质量的为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体系,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养老消费需求,188体育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如下措施以进一步发展银发经济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提高养老服务有效供给
(一)夯实普惠养老服务供给。充分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兜底、普惠和示范作用,不断强化兜底保障服务能力。每个县(市)区建设1所以失能、半失能老人照护为主的照护型特困服务机构。推进公办养老机构长期照护服务能力建设,全面提升康复护理服务水平。2025年末,养老护理床位占比达到50%以上。鼓励利用闲置办公用房、学校等资源,改(扩)建一批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培育一批以照护为主、辐射周边、支持上门的专业机构,面向社会提供普惠适用的养老服务。支持培疗机构转型发展养老,开展城企协同推进养老服务发展行动计划,对符合条件的普惠养老服务项目优先纳入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支持范围。
(二)加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推动落实新建城区和住宅区配套养老服务设施建设。2025年末,全面建立居家探访制度,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100%,特殊困难老人月探访率达到100%;家庭服务签约、家庭医生全面覆盖。鼓励养老机构、家政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开展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支持社区助浴点、流动助浴车、入户助浴等多种业态发展。培育发展专业助老陪护机构,支持与养老机构共享资源,拓展陪护场景。鼓励零售服务商、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等拓展助老服务功能,提供生活用品代购、家政预约、代收代缴、挂号取药等服务。以兴城市居家养老服务改革试点为基础,推进188体育居家养老服务向更广、更深发展。
(三)提升社区养老服务供给。建立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社区志愿者和社会慈善资源为支撑的“五社联动”机制。鼓励基层群众自治组织、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老年人协会、企事业单位等开展社区互助养老活动。聚焦一刻钟社区生活圈,支持建设改造一批社区便民消费服务中心等设施,引导老年日用产品实体店合理布局,鼓励商场、超市等开设老年专区或便捷窗口。推进完整社区建设,发展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推动物流配送、智能快递柜、蔬菜直通车等进社区。到2025年末,社区日间照料机构覆盖率达到90%以上。
(四)补齐农村养老服务供给。积极推动村级幸福院、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机构服务设施和服务质量达标。2025年,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0%,188体育乡镇范围具备综合功能的养老服务机构覆盖率达到50%。充分利用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等,采用委托经营等方式开展养老服务。支持当地养老机构、餐饮场所等增加助餐功能。探索建立养老志愿服务激励与评价机制,开展农村互助式养老。探索采取“公司(社会组织)+农户+合作社”经营模式积极发展乡村旅居式养老服务等农村特色养老产业。
(五)扩大老年助餐服务供给。将老年助餐服务设施纳入城市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促进服务便利可及。引导餐饮企业、物业服务企业、公益慈善组织发展老年助餐,推动养老机构面向社会开展老年助餐服务。坚持有偿服务,倡导老年人及家庭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合理负担就餐费用。有条件的县(市)区可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根据老年人经济困难程度、失能等级等情况,对享受就餐、送餐服务的老年人给予差异化补贴或发放老年助餐消费券;可综合考虑助餐服务人次和质量、老年人满意度等情况,给予老年助餐服务机构一定的运营或综合性奖励补助;对将现有设施场地改扩建用于老年助餐服务的,可以给予相应的建设补贴和其他支持。鼓励利用符合消防、燃气等安全标准的闲置办公用房、校舍、民宅等资源开发老年助餐服务,必要时可因地制宜新建助餐服务设施。
(六)增加医养康养服务供给。支持养老机构通过签约合作、服务外包、委托经营等方式,由医疗卫生机构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推进医养结合机构审批登记“放管服”改革,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医养结合机构。对养老机构设置的医疗机构,符合条件的按规定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范围。探索将新建或改扩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养老机构统筹规划、毗邻建设。扩大中医药在养生保健领域的应用,发展老年病、慢性病防治等中医药服务,允许并鼓励中医医师在养老机构提供中医保健咨询和调理等非诊疗行为的健康服务。2025年末,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医养结合服务机构,老年人健康管理率达到72%以上。
二、培育银发经济潜力产业
(七)推动老年宜居产业。倡导终身住宅理念,推动政府保障性住房适合终身居住,支持社会资本设计开发更多适合老年人居住的商业住宅产品。鼓励建设年轻人、老年人融合居住的综合社区和长租公寓,打造代际融合、充满活力的长者社区。支持市场主体利用自有土地、房屋,开发建设为老年人提供集居住、生活照料、医疗照护等于一体的养老社区设施。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参与,探索多元投入模式,拓宽老年人居室适老化改造覆盖范围。
(八)发展老年教育产业。建立健全五级老年大学办学体系和社会教育网络,满足老年群体学习需求。社区教育指导中心要定期组织专职干部和教师开设特色课程,开展教育培训。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有1所老年大学,以各种形式经常性参与教育活动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的比例达到20%以上。依托全国老年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立老年教育资源库和师资库。鼓励编辑出版适合老年人的大字本图书。支持养老服务机构通过外部合作、购买服务等方式,提供主题游学、人文行走、体验学习、文化培训等增值服务,丰富养老服务内涵。探索养教结合新模式,鼓励各类教育机构举办或参与老年教育,支持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学习点。
(九)拓展老年旅游产业。鼓励旅游企业依托线下门店、线上平台,创新开发红色旅游、家庭同游、康养旅游、怀旧游、青春游等主题产品,打造特色运营模式。依托全国旅居养老产业合作平台,培育旅居养老目的地,开展旅居养老推介活动。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等社区机构嵌入旅游信息服务。完善老少同乐、家庭友好的酒店、民宿等服务设施,加强景区、酒店等旅游基础设施无障碍建设和管理,提升人性化服务水平,营造安全、便捷的老年友好旅游环境。发展面向老年人的文学、广播、影视、音乐、短视频等内容行业,支持老年文化团体和演出队伍交流展示。组织开展各类适合老年人的体育赛事活动。加强球类、棋牌等活动场地建设,支持体育场所错峰使用。
(十)打造智慧健康产业。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以及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服务机器人等智能设备在居家、社区、机构等养老场景集成应用,发展健康管理类、养老监护类、心理慰藉类智能产品,推广应用智能护理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防走失终端等智能设备。建设老年人居家呼叫服务系统和应急救援服务网络,提供紧急呼叫、家政预约、健康咨询、物品代购等线上线下老年服务项目。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数字化改造,创建一批“智慧养老院”,推广物联网和远程智能安防监控技术,降低老年人意外风险。支持老干部大学和教育培训机构开发线上学习、互动交流等老年数字教育产品。鼓励利用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展老年用品和服务展示体验。
(十一)丰富养老金融产品。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拓展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发挥“投、贷、债、租、证”协同作用,加大金融对养老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地方探索完善抵押贷款政策,拓宽信贷担保物范围。支持金融机构依法合规发展养老金融业务,提供养老财务规划、资金管理等服务。支持金融机构开发稳健性和收益性的养老型理财、信托等金融产品。丰富个人养老金产品,推进专属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和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加强养老金融产品研发与健康、养老照护等服务衔接。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优化线上、线下服务流程,为老年客户群体提供更多便捷的金融服务。
(十二)支持其它潜力产业发展。支持老年用品创新,研发功能性老年服饰、鞋帽产品、适合老年人咀嚼吞咽和营养要求的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配方食品。结合推进家居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引导企业开发应用适老化日用产品、老年休闲陪护产品和适应老年人无障碍出行需求的车型。支持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发展,推动助听器、矫形器、拐杖、假肢等传统功能代偿类康复辅助器具升级,发展智能轮椅、移位机、康复护理床等生活照护产品。支持抗衰老产业发展,开发老年病早期筛查产品和服务,加强基因技术、再生医学、激光射频等在抗衰老领域的研发应用。
三、优化银发经济发展环境
(十三)加强政策保障。完善用地用房保障。科学编制供地计划,保障养老服务设施和银发经济产业用地需求。新建居住区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老旧小区要因地制宜补足配齐,常住人口达到中度以上老龄化的县(市、区)应上调新建居住区配建标准。养老服务机构符合现行政策规定条件的,可享受小微企业、非营利性组织等财税优惠政策,服务场所用电、用水、用气享受居民价格政策。按规定对接收经济困难的失能失智、高龄特殊家庭老年人的养老服务机构依法依规给予补贴,对养老机构吸纳的符合条件的从业者按规定给予社保补贴。市级将把55%以上的社会福利事业彩票公益金用于支持发展养老服务。积极争取中央及省级建设投资支持养老发展。
(十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健188体育、县两级培训体系。把老人照护服务专业人员作为急需紧缺人才纳入培训规划。大力发展养老志愿者队伍,构建广泛覆盖的志愿服务体系。支持有条件的职业院校或养老育机构建设实训基地,将养老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培训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范围,加快培养医疗护理员、养老护理员服务队伍。支持中高职院校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开设老年医学、老年服务与管理、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安宁疗护等相关专业,根据社会需求合理确定招生规模。2025年末,188体育设置养老服务与管理专业的院校不少于2所,每千名老年人配备1名社会工作者,培训养老护理员和有需求的家庭照护者4000人次。对入职公办养老服务机构(非编制内人员)和民办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直接从事一线养老护理工作的养老服务与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积极申请省财力给予一次性奖励补助。涵养老年人力资源,支持老年人参与文明实践、公益慈善、志愿服务、科教文卫等事业。
(十五)健全数据要素支撑。依托国家层面养老相关数据共享,建立银发经济领域数据有序开放和合理开发利用机制,推动数据要素赋能产业发展。依法规范智能化产品和服务中的个人信息收集、使用等活动,加强技术监测和监督检查,做好安全防护和风险控制。加强养老产业生产企业信息统计工作,全面深入地摸清养老产业生产企业数量和布局,切实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扩大经济总量提供统计依据。健全覆盖全人群、生命全周期的人口发展监测分析系统,开展人口变动情况及趋势预测、养老产业前景展望等研究,定期开展相关统计分析并向社会发布养老产业相关统计数据,推进养老服务统计指标体系构建和重要指标年度统计。
(十六)健全综合监管机制。健全跨部门协同监管机制,明晰主管部门在制度建设、行业规划、行政执法等方面的监管职能和责任。建立健全养老服务安全运营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加强对养老机构建筑、消防、食品、医疗卫生等重点环节安全监督检查,提升安全整体防控能力。推动实施养老服务行业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建立养老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的信用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养老服务机构准入和退出机制,开展落实养老服务质量安全强制性标准,养老服务等级评定与认证,并与获取政府补贴、承接政府购买服务、评先奖励挂钩。加强对银发经济领域领域非法集资的防范、监测和预警,常态化开展防范非法集资教育,严防不法分子在银发经济领域以虚假投资、欺诈销售、高额返利等方式进行非法集资活动,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十七)建设老年友好环境。推进公共空间、消费场所等无障碍建设,纳入城市体检指标体系,定期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开展居家适老化改造,鼓励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家庭配备智能安全监护设备。各级各类政务服务大厅设置老年人服务专窗(区),组建帮代办队伍,建立帮代办台账,为老年人提供帮代办专属服务。推动老年食品、药品、用品等的说明书和宣传材料适老化。推动零售药店建立适老化药事服务台,配备老花镜、放大镜等装备。鼓励支持有关单位在养老服务、文化旅游、老年用品、适老化改造、智能技术应用等领域积极申报各级各类标准化试点项目。结合春节、重阳节等传统节日以及“敬老月”等活动,引导电商平台、大型商超举办主题购物节,设计老年版专用界面,支持设立银发消费专区,鼓励子女线上下单、老人线下体验服务,培育一批特色活动品牌。打造一批让老年人放心消费、便利购物的线上平台和线下商超。对发展银发经济的有益做法、典型案例及时总结推广,创新宣传模式,加强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理念的宣传,在全社会营造尊老敬老养老爱老的浓厚氛围,引导银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